ARTINTERNATIONAL

展覽日期

2014年9月26日–09月28日

VIP預展: 2014年9月26日, 下午2–5時

開幕: 2014年9月25日, 下午5–9時

展位D9和B5
伊斯坦布爾Haliç Congress Centre

Screen Shot 2014-09-18 at 11.29.24朱金石,《草原一》 (2013), 布面油畫,180 x 160 cm

蘇笑柏 ,《冰川湖》 (2013), 油彩, 塗漆, 亞麻布和木頭,176 x 176 cm

Joana Vasconcelos,《17世紀俄羅斯方塊》 (2012), Viúva Lamego手繪瓷磚,

手工羊毛鈎針,布, 裝飾品, 聚酯纖維, 主配線板, 鐵, 378 x 336 x 308 cm


此次藝術門畫廊首次參加伊斯坦布爾的展覽,推出多位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于伊斯坦布爾展出。伊斯坦布爾處在東方與西方的交匯點,此特點也同時反映出畫廊的使命:爲東西方文化對話與交流建立溝通橋梁和平台。

在D9展位上,藝術門畫廊將展出一系列中國和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朱金石、秦玉芬、蘇笑柏、李天兵、Kimiyo Mishima、 Carlos Rolón/Dzine、Yinka Shonibare MBE (RA)和Ben Quilty。 另外,在B5展位將會呈現葡萄牙藝術家Joana Vasconcelos的特別項目。

Joana Vasconcelos的雕塑式裝置作品《17世紀俄羅斯方塊》(2012),是以明亮手繪色彩瓷磚組成的抽象結構,類似于昔日的電腦遊戲。柔軟的羊毛鈎針和有機織物的成分以有趣的蛇形環繞著堅固結構。這些手工元素與當代社會對照,將思辨性的目光投射在科技在社會所扮演的角色和它對消費文化的不穩定影響上,同時也挑戰人們對女性角色一貫的傳統觀念。

D9展位中的亮點包括幾位最傑出的中國藝術家,他們領導了上世紀80年代擺脫主流的寫實主義繪畫的運動,並且現在都是處于中國抽象藝術前沿。

朱金石作爲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最爲著名的是的是佈滿厚重、層疊油彩的繪畫作品。朱金石將會展出兩幅作品《草原 一》(2013) 和《大刀闊斧圖》(2013),那些層疊的油彩好像重得要從畫上滴落下來一樣。他的作品運用獨立的視覺語言融合了中西方的繪畫傳統。朱金石深受中國古代哲學的影響,深諳禅宗大師慧能在金剛經中「空」的智慧,在他的作品中亦可感受到福柯後現代主義思潮的痕迹。

展位的其它亮點包括蘇笑柏的彩漆作品《冰川湖》(2013) 和《瓦全11》(2014)。他的作品風格受到西方現代和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同時又深深的紮根於中國的傳統文化。蘇笑柏用現代的手法重塑了古老的傳統中國工藝材料-大漆,從而體現了中國傳統對繪畫語言和結構的思考。他的作品中使用的層疊創作技巧用感性的曲面細膩地去精化其考究鑲蓋過的表層,形成雕塑般的抽象畫作。

秦玉芬的大型水墨畫,《色彩遷徙5》(2014) 是一幅體現色彩在紙上迸發的作品。這種俱有力量的筆觸代表了藝術家對人與自然關系的道教理論和内在的自我修養的實踐精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她移居德國,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她這個時期的作品結合西方繪畫媒介和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技巧,體現了東方靜寂的美學境界和禅宗的美學因素。

李天兵屬於年輕一代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並被認爲是他那個時代的領先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很快受到與老一輩當代藝術家,如張洹、嚴培明同等的國際關注。李天兵將會展出《森林裏的綠色自畫像》(2010) 和《戰門·林》(2011), 這兩件作品將延續他基于自身的經驗對中國童年生活的探索。這種半自傳體的繪畫形式,表達了藝術家對中國1979年推出的計劃生育政策的一種獨到見解與看法。李天兵受到小相冊裏黑白照片的啓發,通過在戲劇的灰色調色板上畫下他自己和他想像出來的人物來重新創作童年,並把它們放在讓人聯想到中國的過去和現在的場景中,即田園生活和商業化的城市擴張的綿延。

Kimiyo Mishima的陶瓷作品反映了全球化的消費品現象。藝術家本次將會展出兩件全新的作品,Box-Coca Cola (2014) 和Box-Postpak (2014)。Kimiyo Mishima的作品結合了陶瓷與版畫,因此她稱之爲「易碎的印刷物品」。在做絲網印刷前,藝術家會運用耐火粘土重新創作日常生活物品,例如一疊報紙,食物包裝或是飲料罐。接著藝術家會用撕碎的報紙和雜志進行拼貼創作,然後再將重新印刷《紐約時報》的一頁到陶瓷的表面,藝術家從1970年就開始這種獨特的創作過程了。她的冷幽默和那俱有觸感的作品都在提醒著我們環境的脆弱及應盡的共同責任。

作爲全球特征的消費主義也成爲了Yinka Shonibare作品《香港玩具繪畫》(2013)的理論基礎,這件作品是藝術家特別爲香港藝術門畫廊《夢想變富》展覽所創作的。這幅視覺華麗的壁畫由27個色彩鮮豔的金、紅和褐色的圓形布元素所組成,並在每個元素邊上運用許多玩具做出一道道光束,使其看起來像星系裏的恒星。這件作品延續了Yinka Shonibare對殖民主義和後殖民主義的探索,同時也對現代勞動、權利和財富的關係作出了自己的評價。

Carlos Rolón/Dzine將會展示兩件有關文化認同的作品。作爲一個在美國芝加哥波多黎各家庭出生的人,藝術家對自己二元性的身份十分感興趣。他的作品從藝術史、流行文化、民間傳說、信仰及新巴洛克的角度出發,展現了一個曾經憂郁、旺盛的獨特身份。Carlos Rolón/Dzine創造了一個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日常物品承擔的文化意義超出了他們本身的物質價值。

生活中的危險和無節制的概念是Ben Quilty最近在巴黎期間所創作的兩件雙聯畫《Lying on Jim Morrison’s Grave》(2014) 和《Oscar Wilde is Buried Here》(2014) 背後的靈感來源。怪異人物、非常規的物體、挑戰性的感覺,通過材質和對比,帶領觀眾進入藝術家的世界。油畫作品的圖層和厚度可看出藝術家的風格。Ben Quilty並沒有嘗試隱藏他的筆觸,反而使用厚重的對比性強的顔料覆蓋畫布的大部分面積。

關於李天兵

1974年出生於中國桂林,他在22歲時到巴黎的美術學院學習。在這裏,他開始接觸到豐富的視覺和文化資源,還有正統的歷史。被這種多樣性環繞,他很快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並以此來表達他自己的文化淵源。

他的個展包括:英國倫敦Stephen Friedman畫廊 (2012);《假戲真「作」》(2011),香港對比窗藝廊,香港藝術中心,由Demetrio Paparoni策展;《童年幻象》(2010),中國上海對比窗藝廊;美國紐約L&M Arts畫廊。

關於Kimiyo Mishima

Kimiyo Mishima 1932年生於日本,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她的藝術生涯。Kimiyo Mishima參與了許多國際展覽,包括:日本滋賀縣信樂町陶瓷文化公園 《陶之魅-藝之興》;Samuel H. Harn博物館 《翺翔的聲音-當代日本女陶瓷藝術家展》(2012);法國國家陶瓷博物館 《東寺前衛和傳統的日本陶瓷》;日本山木藝術畫廊 《創作時期》。

關於秦玉芬

秦玉芬1954年生於中國山東,上世紀70年代末期進行抽象繪畫的創作。上世紀80年代中期她移居德國,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她這個時期的作品結合西方繪畫媒介和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技巧,體現了東方靜寂的美學境界和禪宗的美學因素。

秦玉芬多次在北京、東京、柏林等地舉辦個展。她參加的重要展覽有:北京《左手右手:中德當代藝術展》(2003);美國紐約《墻:中國當代藝術史與邊界》(2005);北京今日文獻博物館展覽《能量——精神、身體、物質》(2007),上海對比窗畫廊(現“藝術門”)《名非名,形非形——中國當代抽象藝術》(2011)。

關於Ben Quilty

Ben Quilty在澳大利亞悉尼東北部的郊區長大,他的青年時代是一個典型的自我毀滅性的澳大利亞男性形象:毒品、酒精、玩世不恭。

Ben Quilty的作品已被廣泛認可。自從他在《Holden Torana》展覽 (2002) 上的作品被一售而空後,他的作品陸續在許多展覽和藝術博覽會出現。部分作品已成為新南威爾士藝術畫廊和當代美術館的永久收藏。Ben Quilty曾以作品《Jimmy Barnes》獲得2009 年的Doug Mouran肖像獎。2011年,他以Margaret Olley 的肖像獲得了Archibald獎。2014 年,他贏得了首屆新加坡Prudential Eye當代亞洲藝術獎,並因此得以在英國倫敦Saatchi畫廊舉辦了一次個展。

關於Carlos Rolón/Dzine

Carlos Rolón aka Dzine,1970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斯州芝加哥市,並目前在該城市工作和居。住曾為他舉辦個展的機構包括:美國達拉斯當代美術館、美國邁阿密巴斯美術館、英國波羅的海當代藝術中心、波多黎各美術館、美國聖路易斯當代藝術博物館。2007年羅隆代表烏克蘭參展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他還是瓊·米切爾基金會(Joan Mitchell Foundation)畫家和雕塑家獎項獲得者。

關於Yinka Shonibare MBE (RA)

Yinka Shonibare MBE(RA)1962年出生於英國倫敦,三歲時移居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Lagos)。他後來返回倫敦,曾在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學習美術,並獲得Goldsmiths College藝術碩士學位。

Yinka Shonibare的作品通過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等多種媒介探尋種族和階級的問題。他把自己稱為「後殖民時代」混種,不斷地質疑著文化、國家的定義和身份。在2004年,他獲得透納獎(Turner Prize)提名,並被授予大英帝國員佐勛章(MBE)。2002年,Okwui Enwezor委托他為第10屆德國文獻展創作其最著名的作品《Gallantry and Criminal Conversation》,Yinka Shonibare亦藉此登上國際舞臺。他的作品曾於威尼斯雙年展以及世界眾多著名美術館展出。2008年9月,澳大利亞悉尼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了他藝術生涯中期的回顧展,此展覽隨後巡回至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以及華盛頓史密森尼學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展出。

關於蘇笑柏

蘇笑柏1949年出生於中國湖北省武漢,1965年就讀武漢工藝美術學校,1985–87年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修習油畫。1987年他前往德國杜塞爾多夫國立藝術學院繼續研究生學習,並於2003年返回中國。目前在上海和杜塞爾多夫生活和工作。親臨西方前衛藝術的經歷改變了他的觀念。在上世紀90年代,他的作品逐漸遠離具象,2003年回到中國後,則明顯地更加注重色彩、形狀和外觀表面等至關重要的特點。最近的個展包括:《蘇笑柏》,法國巴黎Almine Rech畫廊;《蘇笑柏-繪畫與存在》,由英國倫敦國家肖像畫廊策展人Paul Moorhouse策展,藝術門畫廊,香港。

關於Joana Vasconcelos

Joana Vasconcelos 1971年生於法國巴黎的葡萄牙藝術家,現工作居住于葡萄牙里斯本。她因雕塑作品《新娘》獲得國際極大的認可。這是一個由25000個衛生棉條組成的五米高的吊燈,在2005年的威尼斯雙年展曾被進行展出。從那時起,她的藝術事業達到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峰。

她近期的職業生涯亮點包括2014年位於英國曼城畫廊的個展、2011年威尼斯Palazzo Grassi/ François Pinault基金會的《世界屬於你》群展和2010年里斯本Museu Coleção Berardo的第一次回顧展。Joana Vasconcelos也曾在2013年里斯本Palácio Nacional da Ajuda和2012年法國巴黎CENTQUATRE舉辦過個展。

關於朱金石

在結束德國的移居生活以及柏林TU大學建築系任教後,朱金石(1954年生於中國北京)回到北京工作和居住。1970年代末期,朱金石開始進行抽象繪畫創作,並參加「星星美展」文革後第一個先鋒派藝術展覽。朱金石曾經多次參與各種群展和主辦個展:《中華廿八人》(2013–2014),魯貝爾家族收藏,美國邁阿密;《朱金石:厚繪畫》,藝術門,中國 香港;《朱金石》(2012),Blum & Poe畫廊,美國 洛杉磯;《中國抽象藝術,80年代至今:憶原》(2012),藝術門,香港。

關於藝術門畫廊

藝術門由林明珠創立。藝術門是推動亞洲當代藝術發展的重要力量。超過二十年推廣亞洲與西方的當代藝術和設計,藝術門業已成為最領先和最有成就、並在中國之外設立畫廊的當代藝術畫廊。藝術門在中國及亞洲藝術走向國際化舞台中扮演關鍵角色,致力推廣重新審視各個區域當代藝術哲學與理念的藝術家。藝術門透過香港、上海和新加坡的藝術空間,與著名策展人合作舉辦展覽,根據不同地區的特點呈現藝術家個展、特別藝術項目和裝置,以及高水準的藝術家群展。基於中國文人藝術的理念-藝術無等級之分,藝術門致力於打破不同藝術門類的界限,以獨特的畫廊模式鼓勵跨文化間的對話與交流。

藝術門尤其注重推動中國當代抽象藝術的發展。重要藝術家朱金石和蘇笑柏將中國特有的情懷融入國際化的視覺語言,他們的作品在國際上廣泛地展出,並位列世界眾多重要的私人和公共收藏。藝術門同時在亞洲展出著名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包括Jenny Holzer、Jim Lambie和Yinka Shonibare MBE (RA),讓更多的亞洲觀眾了解他們的作品。藝術門鼓勵國際藝術家創作與中國文化相關的作品,合作創作令人深思的、切入文化的作品。

對比窗(Pearl Lam Design)呈獻包括Maarten Baas、Mattia Bonetti、André Dubreuil、及Studio Makkink & Bey在內的國際知名及新晉設計師。畫廊鼓勵他們將中國五千年的傳統藝術與傳統工藝制作技術糅合和突破,創作出能反映其在華經歷的新作。單獨展示設計的第四個畫廊以及概念商店將於上海開幕。


媒體垂詢

info@pearllamgalleries.com / +86 21 63231989 / www.pearllam.reactdigisyste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