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至12月21日

记忆的载体

呈献阿丽米·阿德瓦勒、恩里科·马罗内·沁扎诺、菲利普·考尔伯特、莱昂纳多·德鲁、杜震君、 贡嘎嘉措、大卫·拉切贝尔、安东尼·麦克勒夫、塞缪尔·诺罗姆、巴巴吉德·奥拉通吉、嘉多特·布吉尔多、米高·史坦奈克、杨丹凤作品

香港

概要

香港—马塞尔·普鲁斯特曾说:“唯一的天堂是失落的天堂。”这句话突显了记忆的苦乐参半的本质。此次群展名为《记忆的载体》,探讨了记忆如何在快速的社会变革中塑造我们的存在感。此次展览将展出阿丽米·阿德瓦勒(生于1974年,尼日利亚)、恩里科·马罗内·沁扎诺(生于1967年,意大利)、菲利普·考尔伯特(生于1979年,英国)、莱昂纳多·德鲁(生于1961年,美国)、杜震君(生于1961年,中国)、贡嘎嘉措(生于1961年,西藏)、大卫·拉切贝尔(生于1963年,美国)、安东尼·麦克勒夫(生于1975年,英国)、塞缪尔·诺罗姆(生于1990年,尼日利亚)、巴巴吉德·奥拉通吉(生于1989年,尼日利亚)、嘉多特·布吉尔多(生于1970年,印尼)、米高·史坦奈克(生于1982年,澳大利亚)、杨丹凤(生于1980年,中国)等十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分为五个独特的章节,循环呈现了记忆的形成、变形、丧失和保存。观众被邀请在不同的领域之间穿梭,以理解记忆模糊不清的特质。

第一章:怀旧、瞬息与集体记忆

杨丹凤通过使用来自西方的现代材料和理念,重新定义了传统中国艺术与工艺,创作出充满活力的设计作品。她标志性的作品「赝品椅」运用包裹软垫的方式混合假名牌手袋皮革制作,融合了中国元素和西方洛可可风格。通过颠覆传统的模仿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刺激,杨照亮了我们在消费主义世界中对真实性的追求。

大卫·拉切贝尔出生于康涅狄格州,他生动且充满激情的构图迅速赢得了国际赞誉。拉切贝尔以大胆的色彩运用和超现实的场景而闻名,将传统摄影转变为各种各样的社会评论形式,而他的标志性名人肖像更揭示了名望的瞬息与空虚。

第二章:解码记忆过程

塞缪尔·诺罗姆少时在父亲的鞋店和母亲的裁缝店帮忙时发现了自己的艺术天赋,其立体作品通常取材于废弃材料,包括安卡拉或非洲蜡印花布碎片及废弃泡沫,通过缝纫、卷绕、打结、穿绳、悬挂等手法结合起来,汇聚成一个有机而具体的实体,诉说着他于尼日利亚成长的文化记忆。在《牺牲生活》中,诺罗姆探讨了社区、纯洁和集体宗教仪式的主题,邀请观众以开放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记忆。

菲利普·考尔伯特在作品中融入了他的龙虾替身,以探索高雅艺术与当代流行文化之间的交叉点。通过布置龙虾周遭的虚构景观,考尔伯特的画作充满了经典的符号和意象。他表示:“作为一名艺术家,我着迷于通过符号进行交流,而龙虾作为明亮的红色死亡和超现实主义的象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尼日利亚出生的艺术家巴巴吉德·奥拉通吉运用超现实主义技巧创作肖像,通常描绘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虚构角色。艺术家使用明暗对照等画法来描绘这些有着面部划痕的传统人物,促使观众思考命运、身份、失落和亲情的主题。对他来说,这些画作成为一个追忆的载体,提醒观众生命的短暂与我们的共同命运。

第三章:记忆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

澳大利亚艺术家米高·史坦奈克的绘画作品结合了传统绘画的触觉体验和数字世界的壮丽,因为在科技驱动的世界中,我们的记忆变得愈加流动。当计算机生成图像及快速的电子传输已经成为社会规范,史坦奈克的作品对我们不断渴望消费影像的心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嘉多特·布吉尔多的作品探讨了源自日常生活中的异常与悲剧。他的作品使用多层织物拼贴,促使观者重新检视对艺术的理解。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和布料的原始纹理,布吉尔多强调了记忆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我们与世界的互动下被不断重塑,并被我们日常留下的生活痕迹记录下来。因此,我们对艺术的视觉体验完全依赖于我们记忆的方式,体现了我们赋予那些短暂和瞬时的物质的形象。

恩里科·马罗内·沁扎诺富实用性的设计作品体现了对自然资源和工艺的尊重,探讨了美学与注重环保的设计之间是否可以找到平衡。沁扎诺受到丰富的城市建筑成长背景启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创造功能性艺术,强调每一件作品都是我们集体创造力和物质使用的有形提醒,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同时鼓励观者深思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促使我们反思永续设计在生活中的影响。

第四章:记忆是自我审视、层叠、不断重塑的

安东尼·麦克勒夫对颜料的物理特性进行实验,他对形式和质感的深刻探索,使绘画转变为一种新的物理形式。他将颜料变成了一种可以编织和镶嵌的材料,与皮革、盔甲和不同的缠绕花卉纹理相呼应。通过描绘一个充满情感挣扎的人物,麦克勒夫探讨了我们的思考过程和心理构造。

莱昂纳多·德鲁的立体作品通过材料的使用表达了记忆的重量。他运用现成材料创作出壁挂式雕塑作品,唤起与其非裔美国人身份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展现了人类精神的韧性,并突显了塑造我们「自我」的种种矛盾。

第五章:碎片化与重聚

杜震君主要致力于数字多媒体创作,以批判现今数字科技主导的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他的数字摄影作品探讨了碎片化和混乱的主题,反映了当代生活的支离破碎。在“通天国”系列作品中,杜邀请观众思考在我们的记忆受到大众媒体的塑造下,还可以保留的自我部分。他的摄影作品作为集体记忆的胶囊,引领我们在快速发展的世界中接受过去。

贡嘎嘉措将传统艺术与当代流行文化结合,挑战我们思考大众媒体对自我认知的影响。通过将多元文化符号整合为主体,嘉措突显了全球化背景下个体认同的碎片化,以及我们与传统不断演变本质的斗争。

阿丽米·阿德瓦勒的作品探讨了城市急速发展对社区和个人身分的影响。他的作品富有深度和肌理,唤起了在城市生活中的多重体验,促使观众在现代生活的混乱中反思自己的记忆。作品结合了时间和死亡等主题,深入思考在城市的急速节奏下个人与集体历史的持续和解。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