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科隆國際藝術博覽會

關於展廳

2023年11月16日至19日

展廳11.2,德國科隆市科隆國際展覽中⼼50679

展位A125

科隆—藝術門十分榮幸宣佈即將參與科隆國際藝術博覽會。展出的是多元化的藝術實踐和觀點,提供了當代非洲藝術的引人入勝的探索。通過這次群展,我們旨在促進跨文化對話,揭示非洲大陸充滿活力的藝術景觀。參展藝術家包括阿麗米·阿德瓦勒(生於1974,奈及利亞)、薩姆森·阿金尼爾(生於1986,奈及利亞)、杜克·阿西德爾(生於1961,奈及利亞)、伊沙克·伊斯梅爾(生於1989,迦納)、魯弗斯·奧貢德(1946–1996,奈及利亞)、巴巴吉德·奧拉通吉(生於1989、奈及利亞)、安雅·潘西爾(生於1993、威爾斯)、黛博拉·塞貢(生於1994,奈及利亞)。

通過繪畫和雕塑的媒介,阿麗米·阿德瓦勒向我們展示了非洲多樣的敘事、充滿活力的傳統和豐富的遺產。《面具的傳承》作品系列將非洲面具呈現在基裡姆地毯上,使之與其歷史的、儀式的意義相共鳴。這些面具長久以來一直吸引著藝術家和學者,通過大膽的形式和抽象表達,影響西方藝術中立體派和野獸派的發展。

薩姆森·阿金尼爾的創作通過表現廢棄物和財富間的相互作用,引發觀者對無形之物的潛意識的一瞥。他的作品將維度、空間和美感結合在一起,帶領觀者進入創作過程,喚起一種永恆的束縛感和無限感。阿金尼爾多樣的藝術作品涵蓋抽象、現實主義、肖像畫、後印象派和裝置藝術,並採用了建模、鑄造、繪畫、縫紉等技術。

受父親是水手、母親是商人的影響,杜克·阿西德爾從與母親獨處的時光中汲取靈感,這也是他作品的焦點。阿西德爾從小就通過在家裡和學校畫超級英雄而培養對藝術的熱情。值得注意的是,他的作品經常以女性形象為中心,象徵力量和韌性,體現出個人的奮鬥,代表了他生命中的力量和純粹能量的來源。

伊沙克·伊斯梅爾的藝術實踐旨在將⼈物形象還原到其最基本的特徵。他形容其創作的肖像畫是“孩⼦氣 的半抽象”,粗狂的⾊彩統禦著畫⾯。《希望之地》衝擊著觀者對具象作品的刻板印象,營造出⼀個平⾏世界,那裡充斥著與⼈類相似但外貌不同的怪誕⽣物。

魯弗斯·奧貢德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他的創作歷程跨越了19世紀,對藝術界留下深遠的影響。他最初涉足藝術圈是在杜羅·拉迪波旗下著名的巡迴劇團擔任音樂家和演員,與Twins77和雷娜·奧耶拉米一起演出。奧貢德在五十歲時英年早逝,藝術界對此深切哀悼,他充滿活力的作品頌揚了約魯巴豐富的生活和文化,融入人類經驗的動態能量。

《部落標記》系列是巴巴吉德·奧拉通吉充滿想像力所創作的一組超寫實肖像畫。在這些作品中,奧拉通吉巧妙地結合了他對奈及利亞各部落中古老面部刻痕傳統的詳盡民族志研究,以及他深刻的理解和富有想像的視野。通過他的藝術才能,他賦予了那些身披這些印記的人生命力,產生引人入勝的故事敘述和神秘氛圍。

安雅·潘西爾是一位擁有威爾斯和迦納血統的倫敦紡織藝術家。她將傳統的手工地毯製作技術與非洲織發結合,創作出獨特的作品。潘西爾的藝術實踐主要是自傳性的,靈感來自她的童年、家族故事以及威爾士和迦納的神話傳說,同時探索身份認同、性別勞動力,推廣歷史上因與女性和其他邊緣群體關聯而被貶低的藝術實踐。她的作品旨在挑戰傳統的藝術界觀念,推動包容性和多樣性,並為被邊緣化的群體提供平臺和聲音。

黛博拉·塞貢的繪畫可以說是立體主義和抽象主義的融合。她採用俏皮而純粹的方法,優先考慮形式而不是複雜的細節,並探索多樣化的藝術媒介。她的作品主要圍繞著具象表現,特別強調肖像畫。她的創作靈感源自于她作為女性的個人經驗,以及她對自己所處空間的觀察。

創辦人林明珠表示:「藝術門致力促進文化交流,加深對多元化藝術實踐的理解。通過參加科隆國際藝術博覽會並展示非洲藝術家,我們希望挑戰先入為主的觀念,並重新定義圍繞非洲藝術的敘事,明確了畫廊致力培養新興人才和支援來自代表性不足地區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