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至12月21日
記憶的載體
呈獻阿麗米·阿德瓦勒、恩里科·馬羅內·沁扎諾、菲利普·考爾伯特、萊昂納多·德鲁、杜震君、 貢嘎嘉措、大衛·拉切貝爾、安東尼·麥克勒夫、塞繆爾·諾羅姆、巴巴吉德·奧拉通吉、嘉多特·布吉爾多、米高·史坦奈克、楊丹鳳作品
香港
概要
香港—馬塞爾·普魯斯特曾說:「唯一的天堂是失落的天堂。」這句話突顯了記憶的苦樂參半的本質。此次群展名為《記憶的載體》,探討了記憶如何在快速的社會變革中塑造我們的存在感。此次展覽將展出阿麗米·阿德瓦勒(生於1974年,奈及利亞)、恩里科·馬羅內·沁扎諾(生於1967年,意大利)、菲利普·考爾伯特(生於1979年,英國)、萊昂納多·德鲁(生於1961年,美國)、杜震君(生於1961年,中國)、貢嘎嘉措(生於1961年,西藏)、大衛·拉切貝爾(生於1963年,美國)、安東尼·麥克勒夫(生於1975年,英國)、塞繆爾·諾羅姆(生於1990年,奈及利亞)、巴巴吉德·奧拉通吉(生於1989年,奈及利亞)、嘉多特·布吉爾多(生於1970年,印尼)、米高·史坦奈克(生於1982年,澳大利亞)、楊丹鳳(生於1980年,中國)等十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分為五個獨特的章節,循環呈現了記憶的形成、變形、喪失和保存。觀眾被邀請在不同的領域之間穿梭,以理解記憶模糊不清的特質。
第一章:懷舊、瞬息與集體記憶
楊丹鳳透過使用來自西方的現代材料和理念,重新定義了傳統中國藝術與工藝,創作出充滿活力的設計作品。她標誌性的作品「贗品椅」運用包裹軟墊的方式混合假名牌手袋皮革製作,融合了中國元素和西方洛可可風格。透過顛覆傳統的模仿帶來的視覺衝擊和刺激,楊照亮了我們在消費主義世界中對真實性的追求。
大衛·拉切貝爾出生於康乃狄克州,他生動且充滿激情的構圖迅速贏得了國際讚譽。拉切貝爾以大膽的色彩運用和超現實的場景而聞名,將傳統攝影轉變為各種各樣的社會評論形式,而他的標誌性名人肖像更揭示了名望的瞬息與空虛。
第二章:解碼記憶過程
塞繆爾·諾羅姆少時在父親的鞋店和母親的裁縫店幫忙時發現了自己的藝術天賦,其立體作品通常取材於廢棄材料,包括安卡拉或非洲蠟印花布碎片及廢棄泡沫,通過縫紉、捲繞、打結、穿繩、懸掛等手法結合起來,匯聚成一個有機而具體的實體,訴說著他於奈及利亞成長的文化記憶。在《犧牲生活》中,諾羅姆探討了社區、純潔和集體宗教儀式的主題,邀請觀眾以開放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記憶。
菲利普·考爾伯特在作品中融入了他的龍蝦替身,以探索高雅藝術與當代流行文化之間的交叉點。透過佈置龍蝦周遭的虛構景觀,考爾伯特的畫作充滿了經典的符號和意象。他表示:「作為一名藝術家,我著迷於通過符號進行交流,而龍蝦作為明亮的紅色死亡和超現實主義的象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奈及利亞出生的藝術家巴巴吉德·奧拉通吉運用超現實主義技巧創作肖像,通常描繪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虛構角色。藝術家使用明暗對照等畫法來描繪這些有著面部划痕的傳統人物,促使觀眾思考命運、身份、失落和親情的主題。對他來說,這些畫作成為一個追憶的載體,提醒觀眾生命的短暫與我們的共同命運。
第三章:記憶的物質性與非物質性
澳大利亞藝術家米高·史坦奈克的繪畫作品結合了傳統繪畫的觸覺體驗和數字世界的壯麗,因為在科技驅動的世界中,我們的記憶變得愈加流動。當電腦生成圖像及快速的電子傳輸已經成為社會規範,史坦奈克的作品對我們不斷渴望消費影像的心態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嘉多特·布吉爾多的作品探討了源自日常生活中的異常與悲劇。他的作品使用多層織物拼貼,促使觀者重新檢視對藝術的理解。透過運用不同的顏色和布料的原始紋理,布吉爾多強調了記憶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我們與世界的互動下被不斷重塑,並被我們日常留下的生活痕跡記錄下來。因此,我們對藝術的視覺體驗完全依賴於我們記憶的方式,體現了我們賦予那些短暫和瞬間的物質的形象。
恩里科·馬羅內·沁扎諾富實用性的設計作品體現了對自然資源和工藝的尊重,探討了美學與注重環保的設計之間是否可以找到平衡。沁扎諾受到豐富的城市建築成長背景啟發,利用有限的自然資源創造功能性藝術,強調每一件作品都是我們集體創造力和物質使用的有形提醒,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同時鼓勵觀者深思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促使我們反思永續設計在生活中的影響。
第四章:記憶是自我審視、層疊、不斷重塑的
安東尼·麥克勒夫對顏料的物理特性進行實驗,他對形式和質感的深刻探索,使繪畫轉變為一種新的物理形式。他將顏料變成了一種可以編織和鑲嵌的材料,與皮革、盔甲和不同的纏繞花卉紋理相呼應。透過描繪一個充滿情感掙扎的人物,麥克勒夫探討了我們的思考過程和心理構造。
萊昂納多·德魯的立體作品透過材料的使用表達了記憶的重量。他運用現成材料創作出壁掛式雕塑作品,喚起與其非裔美國人身份相關的社會政治問題,展現了人類精神的韌性,並突顯了塑造我們「自我」的種種矛盾。
第五章:碎片化與重聚
杜震君主要致力於數碼多媒體創作,以批判現今數碼科技主導的社會中的各種現象。他的數碼攝影作品探討了碎片化和混亂的主題,反映了當代生活的支離破碎。在《通天國》系列作品中,杜邀請觀眾思考在我們的記憶受到大眾媒體的塑造下,還可以保留的自我部分。他的攝影作品作為集體記憶的膠囊,引領我們在快速發展的世界中接受過去。
貢嘎嘉措將傳統藝術與當代流行文化結合,挑戰我們思考大眾媒體對自我認知的影響。透過將多元文化符號整合為主體,嘉措突顯了全球化背景下個體認同的碎片化,以及我們與傳統不斷演變本質的鬥爭。
阿麗米·阿德瓦勒的作品探討了城市急速發展對社區和個人身分的影響。他的作品富有深度和肌理,喚起了在城市生活中的多重體驗,促使觀眾在現代生活的混亂中反思自己的記憶。作品結合了時間和死亡等主題,深入思考在城市的急速節奏下個人與集體歷史的持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