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1日至2023年11月2日
《意识形·志》: 苏笑柏、莱昂纳多·德鲁、戴尔·弗兰克群展
香港
概要
香港——藝術門呈献《意识形·志》群展,展出三位艺术家——苏笑柏、莱昂纳多·德鲁和戴尔·弗兰克的 作品,带领观者走进他们心灵的旅程,他们各自以独特的视角,讲述如何通过日常的艺术创作自我 反思、解放及转变。展览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艺术家们辛勤的艺术创作,物质、时间和情感的界线在作品 中变得模糊,从而引发观众对艺术本质的探寻。
展览名为《意识形·志》,揭示艺术家日常如何通过艺术品的创作与生成培养其内在意涵,并通过突显其 物质的转化,颂扬艺术的自主性。本次群展聚焦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萌发,以及作为观众如何汲取这种视 觉体验。 为探究艺术的核心,中国艺术家苏笑柏以精准的技巧减少艺术品的物质性以探究其核心意义,创造出弯 曲的、有质感的、如雕塑般的作品,既具有触感,又引人沉思。他每天在亚麻布上一层又一层的涂漆, 仿如一种静观冥想的仪式,以捕捉自己不断变化的心境。他的画作里,细微的起伏及光影、纹理的深 度、触感和动作皆成为有形的痕迹。他以中国传统的漆作为创作的媒介,不仅反映了他与中国历史的深 厚渊源,更传达了他对表现媒介本质的渴望;他除去作品中的明确含义,引导观众探索他的内心世界。
纽约雕塑家莱昂纳多·德鲁对原材料的介入是他对其在城市生活的记忆而作出的强有力的宣言,他用参差 不⻬的镀金瓷片创作出「有生命」的作品,在地貌和现代化社会之间展开深入探讨。他的作品便是要模 仿城市化下的颓垣败瓦,承载着他对此现象的沉思。艺术家说道:「你可以透过许多不同的维度审视现 实中的材料,当中蕴含了太多历史的根源。这些材料不断的演变,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更可能来自不 同的时代。但当我们每次使用时,都会使它们变得更强。」 德鲁的作品反思当代生活的周期性,反映了他将原材料转化为发人深省的物品时不断变化的思维状态。 他对物质性的强调直接挑战了观众的期望,引发公众去重新思考材料的起源以及它们保留以混乱和一致 性为特征的形式记忆的能力——这是他与周遭世界持续对话的证明。
澳大利亚艺术家戴尔·弗兰克拒绝受限于艺术的物质表现,通过创作行为本身表达人类意识不可预知的特 质。艺术家将其艺术作品视为独立、有生命的个体,会不断地在破坏和演化之间循环。对他来说,画作 成为一种开放的、超越世事且不受个人主导束缚的超然存在,而时间是当中的核心主题,是他在绘画过 程中不断试图掌握的问题。他的创作捕捉了时间短暂的本质,引领观众参与探索心灵随时变化的特质。 他极富创意地运用了透明玻璃和反光图像,启发观众思量受肉眼可⻅的限制,在媒介和美学之间作出一 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