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12月14日
分类:摩西·汉博格个展
中国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41号一楼 200031
上海,“70平方米”画廊空间
概要
上海——70平方米荣幸呈献我们首个驻留艺术家摩西·汉博格的成果展《分类》,将展出一系列探讨超越分类界限的油画作品。此次展览也是艺术家的首次个展。汉博格以古典油画传统为基石,运用细致的手法,并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灵感,探索超越时间和文化的共通联结,使作品与观者的情绪和心理产生共鸣。在过去的两个半月中,汉博格以生活在上海的人们为创作对象,同时,他又以中国五行学说为创作灵感,聚焦对比自然界中的物理特征与人类社会赋予的象征性分类之间的差异。[1]
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启发,汉博格的创作根植于古典油画传统,并力求在黄麻布面上展现对光影的处理。当隐藏于黄麻布面之下的编织和粗纹透过层层颜料显现出来时,画面也传达了主体表面之下潜藏的情绪与心理。
根据五行学说,生物被分为五类:鳞、羽、倮、毛、介,每一类都与五行之一相对应。[2] 汉博格发现这种古代的分类法与卡尔·荣格的普世原型理论有相似之处,即梦中的动物象征着人类心理不同的特质。例如,狗代表本能意识;猫代表女性本能;马象征人的身体和健康。在这两种框架里,类别的边界被超越了,动物被赋予了超越其自身物理特征的象征意义。汉博格对这种相互交融的状态倍感兴趣,即边界不再清晰,元素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
通过这一系列呈现,汉博格持续提出以下问题:什么是固定的界限?无意识力量之间的动态互动能否在静态图像中被呈现,还是静态形式无法将之呈现?汉博格被那些边界不再固定的中间状态所吸引。艺术家在展览《分类》中采用了许多模糊化处理。为了强调这种模糊,光和影之间的界线被柔化了;人物的动作故意不明确,各种状态的界限被模糊了,如:狂喜与痛苦、起来与倒下、清醒与梦境之间。他们在边缘状态中徘徊,在动作陷入不确定的瞬间被艺术家记录下来,从而促使人们联想到思想与情感、控制与屈服之间的张力。
通过操纵光线和运用细腻的视觉语言,汉博格加深了物理与象征之间的交互,以及自然与人类心理之间的互动。在他的作品中,观者能发现一些特别动人的细节:迷茫与从容的眼神、略蹙起的眉头、消瘦却结实的大腿、毛茸茸的猫和狗,这些细节都使作品更加生动和自然。汉博格这些超越了精确性的作品,也进一步反思了塑造我们人类存在的个人和集体历史。
作品《慧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女性处于一个悬停的时刻,身旁的两匹白马似乎随时要向前迈步。这一瞬间,在引发观者的想象的同时,也带来一种隐隐的不安。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亨利·福塞利的《梦魇》(1781年),是汉博格借用五行对劝世静物画的重新诠释。当地上的西柚象征着幸福团圆之意,画面里紧张的氛围和主人公手上的死鱼提醒着人们生命的无常。
《莫里斯》则探讨了性别的流动性。尽管画中的人物金发垂落,身材纤细,但大腿却有着粗壮的肌肉线条,这与一般的性别规范形成了对比。画中人物看似雌雄同体,既体现了女性意向,也体现了男性意向,将传统上被视为男性和女性的特质融合成为单一个体。
《世》受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启发,描绘了一位被束缚在木柱上的半裸人物,越来越多的箭矢即将刺进他的身体。这里,汉博格的人物又一次处于临界点。这幅画不仅呈现了受难的故事,还引用了五行的元素,其中木柱和箭分别对应着五行的木和金。在这个关键时刻,人物的脸上带着安静与超然的神态,暗示着对命运的接受,以及对肉体痛苦的升华。
在汉博格的静态图像中,无意识力量相互碰撞,引领观者去感受那些像变幻的光线一样在脸上波动的、微妙的、未解开的情绪。在这些复杂性中,艺术家关注身份的流动性以及那些影响我们看见与被看见的心理暗流,强调了自然与身份,以及暗藏在人类经验之下所不断变化的关系。最终,《分类》邀请观者思考关于构建、扩展和重塑分类的多种方式。
仅限预约参观,请联系visit@70sqm.com
“70平方米”画廊空间,中国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41号一楼 200031
[1] 五行指的是中国古代世界观中构成宇宙存在与发展的五种元素:金、水、木、火、土。这五种元素不仅对应自然元素,还关联到季节、音律、德性和颜色等诸多方面,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体系。例如,“水”对应冬季、羽音、智、黑色,成为共属的“水行”家族成员。
[2] 【战国】《礼记·月令》,约公元前475–221年;【东周】《考工记·梓人》,约公元前5世纪;【西汉】刘安,《淮南子·时则训》,约公元前136年;【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逆顺》,约公元前1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