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藝博 2016

公眾開放日             2016年12月16日至17日,早上11時至晚上8時;12月18日,早上11時至下午六時

水墨藝博

展位 B2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3G,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

20-yang-yongliang-%e6%a5%8a%e6%b3%b3%e6%a2%81-b-1980-vanishing-landscape-shanshui-1%e9%9a%b1%e9%80%b8%e7%9a%84%e9%a2%a8%e6%99%af%ef%bc%8d%e5%b1%b1%e6%b0%b4%e4%b8%80-2016-mixed-media-on-canv

楊泳梁 b. 1980,隱逸的風景-山水一,2016 布面綜合材料 200 x 200 cm x 3

 

貢奈絲·法蒂深受波斯書法藝術的影響,她的作品仍展現出顯著的現代特徵。較之於中國草書,法蒂的作品顯得更為抽象,畫面的中線條交織、瘋長,呈現出相互交錯、平行、貫穿的網絡。藝術家每天均會繪畫細線直至紙張被黑色墨水完全覆蓋,藉此作為藝術探索的一部分。法蒂繼而試圖採用現代的媒材協助探索形式更為抽象的藝術表達,同時在她的作品中延續傳統書法的基本技法與藝術技巧。

作為中國文人傳統中重要的一部分,水墨藝術已被中國藝術家們研習數千年。中國文人畫和書法藝術亦進入中國藝術欣賞的核心,從中國文化本源中出發,水墨藝術家們始終鑽研著於水墨這種獨特的媒材。

仇德樹針對宣紙媒材開展藝術實驗,通過象徵著生命旅程的裂紋和缺口創造出畫面中的圖像。這種被稱作「裂變」的技法通過將宣紙撕裂、拼接及裝裱,從而形成新的圖像語言。由此生成的線條即「裂紋」,天然成趣、自由流淌於畫作表面。藝術家的作品在傳承中國山水畫傳統的同時突破了傳統的極限,並創造出一種更為當代的藝術表達。

受東西方藝術大師啟發,邱振中通過運用中國書法和水墨畫的傳統訓練方式「臨摹」,以獨有的方式再現經典畫作。而「臨摹」的目的則在於通過筆觸感受和理解名作的細節和創作技巧。憑藉藝術家手中詩意般的線條、形式和組合,邱振中重新審視東西方中著名的文化符號,提出並試圖回答關於傳統、藝術和表達。

採用有別於仇德樹和邱振中的方式,閻秉會挖掘出傳統書法作品中的表現力,並將當代文人精神注入他的藝術中。藝術家的作品囊括對中國文字、宏觀宇宙以及日常事物的再現,以此打破傳統書法和水墨畫的界限。

中國新生代水墨藝術家毅然登場,試圖通過藝術新工藝回應和詮釋中國傳統在新世紀的影響。

帶著早期學習傳統中國山水畫的根基,在楊泳梁反覆介入當代創作的時候,他的作品依然蘊涵著濃郁的傳統美學韻味。他的布面作品同樣包含傳統和都市雙方的元素,採用丙烯顏料的方式繪畫傳統山水畫。

作為植根亞洲的傑出畫廊之一,藝術門畫廊一直鼓勵、推動和重塑傳統藝術家創造一種美學來定義現今這個日新月異的亞洲。我們很高興展出這些先鋒藝術家的作品,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視覺複合語言,但是仍然深深植根於古典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