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日‧阿蘭‧尼特格卡 (Serge Alain Nitegeka) (B. 1983)
簡介
尼特格卡於1983年出生於盧旺達,現居南非約翰尼斯堡。他從事繪畫和雕塑工作,尤其致力於大型的特定場地裝置。受早期難民經歷的影響,尼特格卡的作品探討了被迫移民以及文化和政治邊界引發的身份問題。他的裝置作品呈現了促進參與隱喻體驗的障礙:它們在物理上將三維空間一分為二,並將觀眾作為進一步的破壞性變數,從而產生某種生動的畫面。尼特格卡敏銳、具探究性的審美觀令他躋身于極簡主義和抽象主義豐富的藝術史骨幹之中,而他所處理的更大概念則在當今全球政治氛圍中產生了共鳴。
尼特格卡的個展包括:《尋找黑色》,Stevenson畫廊,南非 開普敦(2022);《失而復得》,Stevenson畫廊,南非 約翰尼斯堡(2021);《黑人移民》,Marianne Boesky畫廊,美國 紐約(2020);《天生黑色》,Stevenson畫廊,南非 開普敦(2018);《黑色個人物品》,Marianne Boesky畫廊,美國 紐約 (2018);《黑色頌》,Stevenson畫廊,南非 約翰尼斯堡(2017);《黑色的色彩與形式》,Marianne Boesky畫廊,美國 紐約(2016);《結構回應 II》,SCAD美術館,美國喬治亞州 薩凡納(2015);《黑色變形》,Boesky East,美國 紐約 (2014);《走進黑色》,Stevenson畫廊,南非 約翰尼斯堡(2014);《黑色貨物》,Stevenson畫廊,南非 開普敦(2013);《結構回應 I》,Le Manège畫廊,法國學院,塞內加爾達卡(2012)等等。
他的群展包括:《視線》,NIROX雕塑公園,南非 克魯格斯多普(2024);《邊界之間》,阿納姆博物館,荷蘭 (2023);《烏班圖》,清醒夢,東京宮,法國巴黎(2021);《繪製世界》,Norval 基金會,南非開普敦(2019);《記得反應:60年的收藏》,NSU美術館,美國佛羅里達州 勞德代爾堡(2018);《超越國界:全球的非洲》,密西根大學美術館,美國 安阿伯市(2018);《重新/發現與記憶》,諾瓦爾基金會,南非開普敦 (2018);《抽象思維:六位當代非洲藝術家的作品》,撒母耳·多斯基美術館,紐約州立大學(2018),與恩南迪當代藝術中心,美國 底特律(2017);《團結與孤獨》,奧格登南方藝術博物館,美國 新奧爾良(2017);《我愛你 Sugar Kane》,印度洋當代藝術學院,模里西斯 路易士港(2016);《故事中的故事…》,第八屆哥德堡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2015);《剩下的是明天》,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南非館,(2015);《走出黑暗之心》,Harvey B Gantt非裔美國藝術文化中心,美國 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2015);《這所房子,新浪潮的一部分》,東京宮,法國巴黎(2013);《我的約堡》,巴黎紅房子和德累斯頓國家美術館(2013);《我們之間的空間》,ifa畫廊,柏林(2013)等等。
尼特格卡於2019年獲得巴內特和安娜莉紐曼基金會格蘭特獎;2018年獲得克雷爾與愛德華多·維拉遺囑信託維拉雕塑特別獎;2010年獲得托爾曼視覺藝術獎,同年入選第九屆達卡雙年展,並獲得讓-保羅·布拉切爾基金會獎項。
作品:塞爾⽇·阿蘭·尼特格卡b. 1983, 盧旺達(現居南⾮), 《原地流離失所者: ⼯作室研究XXVI》, 2024, 布⾯丙烯, 133.5 x 133.5 cm (52 1/2 x 52 1 /2 in.)
© 塞爾⽇·阿蘭·尼特格卡。圖⽚由藝術家以及位於開普敦、約翰尼斯堡和阿姆斯特丹的史蒂⽂森畫廊提供。由蒂斯·杜拉特拍攝。
最新消息及新聞稿
2025年0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