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23日

藝術門畫廊藝術家王天德在蘇州博物館舉辦個展《後山》

後山是王天德的山,卻不是一座孤獨的山,蘇州博物館的館藏和其外延連同其歷史一起構成了此次展覽的前山。在這次名為後山的展覽中,前人之畫與後人之畫呼應,畫中之山與畫外之山相映。此時此地,歷史與當下的界限稍微模糊,傳統與當代開始融合。

後山共展出藝術家2014年創作的平面、裝置及影像作品共三十余件,其中包括文伯仁的《西山雅集》原作、伊秉綬墨跡,以及藝術家近幾年來在蘇杭地區收藏的近石碑及拓片。

 

y_31f4048958

 

後山是若隱若現的山。觀看王天德的《後山圖》,表層的皮紙像一層霧,或濃或淡,當你適應了氤氳的氣氛,循著底層的山路正要進入,焦灼的紙邊又把你帶入了表層火灼山水的負空間中,殘缺的形是回憶的象征,那松柏下的涼亭又引領你重新在迷霧中搜尋墨跡,如此反復,視線在兩層圖像中進進出出,幾近迷失。

進入後山,似乎需另辟蹊徑。藝術家未曾言說,後山之後,何解?

一條線索在中國藝術史中。山水畫從4、5世紀開始獨立存在,並建立了獨立的理論系統。從李成、範寬、郭熙,到董源、巨然,到米芾,再到黃公望、文徵明、董其昌,以及石濤、黃賓虹;一代代山水畫家,師法古人,終出於其右,留下一座座後山,終成為今人的前山。

王天德底層山水筆墨師法黃公望,表層火灼山水則源於早年一次意外——香煙灰掉在了紙上,從此之後,藝術家以香代筆,發展了獨具一格的視覺語言。作為實驗水墨的代表藝術家之一,王天德堅持傳統水墨美學,不斷突破材料及觀念的限制,在最新創作的《後山圖》系列中,藝術家將“火灼與水墨”山水直接與碑文拓片或古代書法原作對接,體現出濃郁的藝術史風格。

而另一條線索在蘇杭的山水與園林中,江南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匯聚之地,文化傳統與山水名勝交融。它們不僅成為藝術家作品的一部分,如西山寺廟碑文拓片、先賢廉子祠記碑文拓片,同時也給藝術家提供了靈感。

在這個融合了園林精神的蘇州博物館新館,藝術家根據園林“借景”理念特別創作了一個作品系列。“借景”在中國園林理論中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在選址的時候借已有的自然景觀,二是通過內部結構設計選擇性地組織園林景觀進入視線,制造迂回曲折、移步換景的效果。兩層含義均體現在《仿文伯仁西山雅集筆意》系列中,藝術家一方面“借”文伯仁古畫原作入展覽,另一方面“借”古人之路,將古畫原作中的局部細節進行概念和視像分解,用其獨有的藝術語言“火灼與水墨”創作新的作品組圖,以示與古文人在藝文時空中對話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