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公眾開放日             2016年11月12日至13日,早上11时至晚上6时

展位 E01

地點                           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中心静安区延安西路1000号

am012

安東尼·⻨克勒夫 b. 1975,意圖-六,2016,蜂蠟,油畫,法式麻布,135 x 112 cm (53 1/8 x 44 1/8 in.)

 

藝術門將展現傑出國際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包括中國藝術家李競雄、仇德樹、任日、蘇笑柏、張健君、朱金石和楊泳梁,墨西哥藝術家博斯克·索迪(Bosco Sodi),印尼藝術家嘉多特·布吉爾多(Gatot Pujiarto), 以及英國的安東尼·麥克勒夫(Antony Micallef)、庫爾·珀爾(Kour Pour)、辛塔·坦達雅(Sinta Tantra)和因卡·修尼巴爾MBE(Yinka Shonibare MBE)。藝術家們以豐富而多樣的表現手法與主題,共同為畫廊推動中國、其他亞洲地區及西方的當代藝術交流的使命作了最佳示範。每位藝術家同時在作品中帶入自己的文化背景和關於身份認同、民族上、社會上和文化上的議題。

安東尼·麥克勒夫被稱為現代表現主義藝術家,並被譽為現今當代藝術中最為優秀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植根於社會現狀與自我考察之中。本次展覽中呈現的新作《意圖—六》(2016)與早期的作品截然不同。他用厚重的顏料堆砌起浮雕般的表面,在柔和的背景前刻畫具象式的圖塊。通過使用厚塗技法,媒材在作品中被運用至極限,模糊了我們對繪畫和雕塑的固有理解。通過使用刮刀和調色刀等工具,麥克勒夫進一步扭曲顏料,令被刻畫的形象失真變形,希望作品能由此真實地於現實中實體化,吐露出自己的「呼吸」。

嘉多特·布吉爾多(生於1970年)的作品探索反常、怪異、悲劇等元素。藝術家表示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生活中許多不尋常的事件與狀況,包括他從周遭的朋友、電視節目及新聞獲得的故事與信息。在他最新的作品中《熔化》(2016),布吉爾多想證明人類心靈的靈活性; 強硬的人類可以「融化」自己去適應周圍的事物。布吉爾的作品荒誕,刺激觀眾們重新闡釋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將其看作是一種新的現實,感受由它引起的種種情緒。藝術家將不同材質和花紋的布料通過拼貼、重疊、撕扯、捆綁等方式創造出獨特的視覺感官體驗。

藝術門將首次在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展出墨西哥藝術家博斯克·索迪(生於1970年) 的作品。索迪在畫布上使用原始的綜合材料達到猶如「乾裂的大地」效果, 表現出作品的厚重以及凹凸不平的表面。

庫爾·珀爾(生於1987年) 來自伊朗的父親在 1980 年代末的英國經營起地毯商店,藝術家的早期教育也因此而受到紡織業的薰陶。隨之,他創作了早期的地毯繪畫系列作品。該系列作品需要花費藝術家數月用於準備和研究展覽和拍賣會目錄中的設計。每一件作品都需要大量勞動力配合和運用不同種類的工藝。細緻的手工繪畫、絲網印刷、使⽤掃帚逐層上色、打磨再到重新著色,缺一不可。藝術家試圖借此系列作品展現他對地毯的興趣,揭示作為手工品的地毯在世界中扮演的角色—社區中編織地毯的人們、它的歷史、它的紋飾、它的圖案以及它作為收藏商品的狀態。

中國藝術家李競雄(生於1987年)將帶來 《野獸54》(2014–2015)系列作品,野獸繪畫系列取自極富傳奇色彩的法國海軍見習醫師謝閣蘭(Victor Segalen)在1909年於中國留下的一批攝影及手稿。在這組項目中,李競雄通過對金屬板畫面的塗抹、擦拭、切割以及打磨等一系列動作,用行動去破壞原形象的流暢性與清晰度。

身兼畫家和書法家的仇德樹(生於1948年),其作品超越媒介和主題,既呈現文化傳統又抽陳出新。早在八十年代,仇德樹即開始實踐他獨樹一幟的創作技法,將水墨、顏料與宣紙相結合,撕裂之後再拼貼疊層。他將這種創作技法稱為「裂變」,反映出他的世界觀以及他對人生經歷的反思。

任日(生於1948年)的作品運用了蜂蠟這一獨特媒介,風格極易辨認。儘管採用的材料不同尋常、難以掌控,他對蜜蜂心理學的瞭解和自然的親近讓他得以與蜜蜂合作,從而創作出讓人驚艷的雕塑作品。

英國/印尼藝術家辛塔·坦達雅(生於1979年)探討二維與三維之間「推」與」拉」的平衡。她的作品確定兩者之間的明確不同之處,同時不斷的以不同手段將它歪曲,對繪畫與建築之間的關係作出質疑。作為巴釐裔藝術家,坦達雅的作品展現其大膽及充滿活力的調色風格,並質疑藝術的裝飾性、功能性及社會角色。色彩是坦達雅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存在跨越了其於藝術領域與工業製造領域的角色;作品中的顏色密密麻麻地出現,成為」色彩拼貼」的一部份。在藝術家眼中,這些顏色是被」切開」而不是被填上;被」層疊」而不是被混合;被」建構」而不是浮現。

蘇東平(生於1958年)的藝術啓蒙教育來自於其熱愛書法的父親,書法中所承襲的「不描」態度潛移默化地根植在他之後的繪畫學習和藝術創作過程中,「不描」在書法中指的是不刻板地遵照規範與法度,讓意念在筆下自然而果斷地流淌。書法是蘇東平的繪畫語言,他將書法的法度與精神傳承於抽象繪畫的實踐中,恰恰是腦袋裡面最不經意的偶然和瞬間判斷才是繪畫最高的境界,才是「不描」的真正理想狀態。

藝術門也將展現蘇笑柏(生於1949年)具有神秘色彩的全新作品。蘇笑柏是中國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作品介於雕塑和繪畫之間。作品細緻的畫面極富立體感,或是精緻的殻形,或是飽滿的曲線形,他們憑自身立於世界,有著自己的歷程,個性而獨立存在。不專注描繪其他物體,他的藝術關切的是存在本身。

楊泳梁(生於1980年)最為代表性的人造山水畫是用層層都市影片拼貼而成。對楊泳梁而言,數碼媒體代表著前衛與未來,但他仍然將繪畫視為他不可或缺的創作方式之一。本次展覧將展出影片《人山人海》(2016)以及綜合媒介作品《隱逸的風景—山水二》(2016),為了更貼近真實的城市風采,作者使用了丙烯和水泥兩種建築材料,運用靈活輕巧的筆法,讓沈重的灰色顏料在畫布上活了起來。

因卡·修尼巴爾MBE(生於1962年)的作品通過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等多種媒介探尋種族和階級的問題。他稱自己為「後殖民時代」混種,不斷地質疑著文化、國家的定義和身份。修尼巴爾的家庭極為重視教育,於作品《平衡知識的女孩》(2015)中描述著一位搖搖欲墜的女孩小心翼翼地平衡著左手上的一疊書。這件作品也聯繫著藝術家在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和倫敦度過的時光,隱喻他追求知識的過程以及自身對其童年、民俗、和傳統虛虛實實的回憶。

而另一位當代亞洲藝術的先鋒,張健君(生於1955年),則是位敏銳的時間觀察者。通過藝博會展出的 《第一滴水》系列,探索歷史和文化意識形態的元素結構,反映出城市環境的短暫性和可變性。

藝術門也將展出中國藝術家朱金石(生於1954年)的全新作品,融合了中國文化中的感性及國際藝術視覺語言。利用傳統中國美學理念,朱金石的油畫畫布上融入了一系列的「心靈圖像」,強調觀者和自然世界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