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德樹 ( Qiu Deshu )

仇德樹 ( Qiu Deshu )

簡介

出生於上海,仇德樹(1948–2020)是1980年代中國最早的職業藝術家之一。他自幼學習中國傳統書畫、印章篆刻以及卷軸裝裱,並在七十年代後期開始進行實驗水墨的創作。一九七九年,他與畫友共同創立“草草社”,這是中國最早的實驗藝術創作團體之一。“草草社”由十二位藝術家組成,提倡“獨立精神、獨特技法、獨創風格”。仇德樹在這一時期的作品,雖然明顯可見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影響,但仍然取材于中國傳統的圖像資源。

仇德樹是一位有天賦的畫家和書法家。他的作品超越媒介和主題,既呈現文化傳統又推陳出新。早在八十年代,仇德樹就開始實踐他獨樹一幟的創作技法,將水墨、顏料與宣紙相結合,撕裂之後再拼貼疊層。他將這種創作技法稱為“裂變”,反映出他的世界觀以及他對人生經歷的反思。突破性的時刻出現在一九八二年,有一天他在無意中瞥見水泥地上的裂痕時,旋即意識到這些裂痕正是對他信仰以及個人經歷最為恰當的隱喻。仇德樹捕捉到這個瞬間的靈感,由此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表現手法,並且在過去的三十年間不斷地發展和深化。

仇德樹的“裂變”技法包括將宣紙撕裂、拼接及裝裱,從而形成新的圖像語言,由此生成的線條即“裂紋”,天然成趣、自由流暢地佈滿畫面。這更像是創作淺浮雕,在有色的基底之上將撕裂的宣紙拼接疊層,並對表層的宣紙進行不同程度的雕磨,讓墨色及油彩從宣紙的背後透現出來,與“裂紋”相結合,賦予作品生動的節奏感和幽深的空間感。

仇德樹對創作材料和過程的處理手法獨具匠心,超越了“筆墨是中國山水藝術的生命”的傳統思維,將宣紙與畫布,水墨與油彩,繪製與雕磨融為一體,一改以往宣紙作為創作媒介的被動性和輔助性,創新性地使用其色澤、透明質感、柔韌度和滲透性,使宣紙的材質獲得美妙的展現。在承襲中國山水畫傳統的同時,仇德樹將其轉化為具有當代藝術風格的創作手法。他運用水墨、油彩、宣紙和畫布,開創類似於卷軸畫裝裱技法的拼貼般的創作過程,顛覆了筆墨勾勒中國山水藝術的傳統形式。

仇德樹的作品在中國內地、香港、臺灣、英國、美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廣泛展出。他的作品被眾多私人藏家及公共藝術機構所收藏,包括:中國美術館,中國 北京;上海美術館,中國 上海;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美國 三藩市;波士頓美術館,美國 波士頓;牛津大學美術館,英國 牛津;台中省立美術館,中國 臺灣;韓國亞州美術館,韓國 首爾;漢堡市政廳,德國 漢堡。

最新消息及新聞稿

2015年09月18日

雅昌藝術|2015西岸藝博會重要繪畫作品搶先看

作为国内首个融合了顶尖当代艺术与设计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2015西岸艺......

2015年06月24日

2015年06月24日

2015年06月06日

Hong Kong Tatler | 黑暗與黎明:與仇德樹的15分鐘

Hong Kong Tatler has published an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