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明 ( Zhou Yangming ) (B. 1971)
简介
1971年出生于中国台州的周洋明从来都是过著深居简出的生活,无论在北京的圆明园画家村,或是东村,或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区北京宋庄,或是大都市上海,或是现居的台州郊区。他特立独行,先后求学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中央美术学院的徐悲鸿画室,他常被学院的老师当反面的教材批评,但他并不为之所动;周洋明始终认定艺术是始于情感的表达终于修为的深度,艺术是伴随人生走向精神无限性的过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归二,二归三,三归一心,静心如一」,这是中国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先生为周洋明所题的文字。他曾称周洋明及同类型风格的艺术为《念珠与笔触》,这正与周洋明在2009年遇到的一个佛家修行的门派「五音佛法门」不谋而合,此法门是在修炼者每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同时,让其在预先画好的长方格中向斜上方画一条一釐米左右长的直线,连续画五条,然后再向斜下方连续画五条,这样一直重複连续地画下去。但此时的周洋明扬弃了早年的后印象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创作方式,运用划道的创作方式已经过去有九个年头了。正如民国时期的大家丰子恺所说的「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作为艺术家的周洋明用自己的创作方式演绎佛家的修行法门并印证了这一事实,这是对处于中国当代现实语境下人们普遍心理的一种阐释。
极简主义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掀起,但渐渐才被普遍认识。周洋明的作品貌似极简,实则是「积极简成极繁」(栗宪庭语)。艺术家近二十年来持续地在画布上排列著细緻的线条,忘我劳作;消耗著自己的心血兑画的每一根线条无不体现著艺术家心绪的反複交替,从烦乱躁动到平复宁静,週而复始;真实地纪录著艺术家被日常琐事和生存境遇所拨动的心弦,连续的画面所呈现的隐隐忧伤和无奈透露著艺术家笃定地在虚空中独自前行的身影。周洋明用最简单直接的「划道」方式消减符号的工业化气息,实践原始人类智慧与现代人工智能的衝突所造成的令人困扰的解码路径,还原清淨无染的人类之初思维状态。化万物之象于道中,似道非道,形随道生,会道生神。周洋明艺术的形式的意义在于跨越艺术的乌托邦,使艺术流入普通的人众;让一切的表达都能成为艺术的表达,或让每个个体抛弃既定的艺术观念,进入自由无束的境界;行为所产生的痕迹成为艺术,疗癒著心灵的伤痕,走出对伤害的迷恋和麻木,走向精神性的维度。
周洋明曾在中国、欧洲和美国举办过多次个展和联展。重要个展包括:《连续》,藝術門,中国 香港H Queen’s(2019);《重新开始》,藝術門,中国 香港(2017);《周洋明近作展》,施克拉画廊,德国 埃森(2012);《劳功夫—周洋明个展》一月当代画廊,中国 北京(2005)。联展包括《流连》,藝術門,新加坡(2018);《重写的平面》,藝術門,中国 上海(2017);《时间上的空》,上海BA艺术中心,中国 上海(2016);《绘事后素》,红门画廊,中国 北京(2015);《无形中的超凡力量—中国抽象绘画艺术六人展》,多巴赫当代艺术博物馆,德国(2014);《一尘不染》,大象艺术空间,台湾 台北(2014);《中国—德国:今日抽象绘画》,WILO 德国,德国 多特蒙特(2012);《慢艺术:中国抽象—福瑞德收藏展》,辛格博物馆,荷兰 拉伦(2011);《大象无形—中国抽象艺术15人展》,中国美术馆,中国 北京(2010);《伟大的天上的抽象—21世纪的中国艺术》,中国美术馆,中国 北京(2010);《意派—世纪思维》,今日美术馆,中国 北京(2009);《意派:中国“抽象”三十年》,CaixaForum 文化中心,西班牙 帕尔马、巴塞罗那、马德里(2008);《念珠与笔触》,北京东京艺术项目,中国 北京(2003)。